“找到那一粒最耐渴的高产麦种” |
河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又是华北地下水超采较为严重的地区,承担着压采地下水、修复生态环境的重任。近年来,河北全力发展节水小麦,从品种培育入手,探索节水与高产之间的平衡。 “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找到那一粒最耐渴的高产麦种,实现少浇水、多打粮的目标。”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说。他主持育成了河北省三分之一以上高产节水品种。其中,节水品种“马兰1号”最高亩产达到863.76公斤。从育好种开始,河北省综合施策,走出了一条稳粮节水、高质高效的小麦产业发展之路。今年夏粮在晚播、秋汛等坏因影响下,依然喜获丰收,“压舱石”作用凸显。 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右一)和同事在察看麦苗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河北是水资源短缺省份,因多年超采,形成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长期以来,河北的小麦种植较为依赖灌溉水,于是有了“头水早、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一直浇到麦开镰”的俗语。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王国发说:“小麦品种决定着整个生长周期的耗水量,抓住了节水品种的培育创新,就从根本上拧紧了小麦生产的‘水龙头’。” 河北作为传统小麦种植大省,在品种选育方面有着良好基础,河北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石家庄市农科院、邯郸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培养了一批长期从事节水小麦育种的专家。 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主持育成全省三分之一以上高产节水品种,他培育的节水品种“马兰1号”,今年夏收期间,在河北8块新品种展示田现场实收,平均亩产821.3公斤,最高亩产达到863.76公斤。“马兰1号”还在山东、山西多个示范点种植,得到当地农民的称赞。 郭进考说:“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找到那一粒最耐渴的高产麦种,实现少浇水、多打粮的目标。” 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副所长乔文臣从事节水小麦品种选育工作已有20多年,和同事一道育成了26个节水系列品种。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草帽和布鞋长期陪伴,足迹遍布试验田间,这是育种人的真实写照。乔文臣说:“看麦子的时间长了,麦子就像自己的‘孩子’。” 聚焦高产节水目标,河北制定完善小麦品种选育、区试评价、抗旱鉴定、品种审定、品种推介等关键环节37项技术标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在全国首次将节水性状列为“一票否决”指标。 有了好品种,必须配套良法良机,才能将高产、节水特性发挥到最优。为此,河北加强生产技术和装备集成创新,着力构建以品种为核心、良法良机相配套的技术体系。 在河北省产粮第一大县邢台市宁晋县的北楼下村,千亩核心示范区的节水小麦比对照品种平均每亩增产一百多公斤。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贾秀领说,除了种子好,运用“北斗导航+浅埋滴灌”栽培技术,也为小麦的节水节肥、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小麦播种机配套的拖拉机上安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北斗导航和浅埋滴灌技术相结合,使得种子播得精细,灌溉时又节水节肥。 “安装滴灌后,庄稼能够更充分地吸收水肥,苗更壮了。”宁晋县沃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白立欣介绍,“浅埋滴灌一亩地投资200多元,一次铺管,可以用两季。不用开挖垄沟,也没了田间畦埂,我这5000亩地种出了过去5250亩地的收成。” 这是宁晋县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一个缩影。宁晋县农业用水量占全县地下水开采量的大头,针对这一现状,当地突出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节水治理。 宁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耀辉介绍:“全县打造了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30万亩,应用了固定立杆式喷灌、地埋伸缩式喷灌、微喷带式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大幅度的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联习说:“针对小麦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等12个关键环节,我们集成配套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精细播种等45项生产技术,制定120多项操作规程。全国首创‘亏缺灌溉、限水栽培’种植模式,播后、深松整地、‘一喷三防’等技术全国领先。” “速度调慢点,高度再低点,这样‘飞防’效果更好。”在唐鑫的操作下,直升机底部的喷头喷出药雾,洒落到麦田上。这是小麦进入灌浆期,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利用植保直升机开展统防统治的一幕。 唐鑫是一名植保直升机飞行员。他介绍,这款直升机一次可搭载700公斤农药,在麦田上空10米左右高度喷洒,每10分钟左右起降一次补充药液,一个起降架次可喷洒2000亩农田,每亩用药是人工喷洒的三分之一。施药时气流吹开麦苗,有实际效果的减少防治死角。 6月中旬,记者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采访时,看到五得利面粉集团大名有限公司的收储仓前一片忙碌,一辆辆卖粮运输车排起长龙,快速智能检测、称重卸车……公司负责的人介绍,他们对农民的粮食敞开收购,确保农户卖粮无忧。 素有“冀南粮仓”之称的大名县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区、主产区,也是我国最适宜种植优质强筋小麦的地区之一。当地小麦养殖面积83.3万亩,其中优质麦60万亩,年产近41万吨。 大名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庆田说,大名县以优质小麦养殖基地为基础,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载体,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格局。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祥农合作社今年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这600亩小麦全部是优质强筋品种,我们与今麦郎公司签了回收合同。”合作社负责人武军祥说,“产量不错,还能卖出好价钱,公司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1元的价格收购。” 隆尧县是全国知名的方便面生产基地,今麦郎集团是县域国家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今麦郎每年跟我们签订合同,由企业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收购价格比普通小麦高。”武军祥说,销路有保障,种地更踏实。 这正是河北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打造大型加工集团、延长产业链的缩影。目前,五得利面粉、金沙河挂面、今麦郎方便面在同行业中拥有较强竞争力,3家企业年加工小麦量相当于河北小麦总产量的两倍以上。 “目前,各地着眼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坚持市场导向,瞄准消费需求,着力构建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引领、订单生产为纽带、一二三产业融合互促的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王国发说。 从育好种开始,河北省综合施策,走出了一条稳粮节水、高质高效的小麦产业发展之路。 改革正在让这家中国最大的能源化工巨头变得更强壮,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疾步前行。
|